8月10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鄉村振興局副局長賀軍平,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劉迪,陜西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張武新,陜西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處處長劉渤海出席,解讀《支持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近期,我省制定出臺了《支持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今天的發布會主要是向大家介紹和解讀這個文件,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省鄉村振興局副局長賀軍平先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劉迪女士,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張武新先生,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處處長劉渤海先生。???
下面,首先請賀軍平副局長作介紹。
賀軍平: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陜西省鄉村振興局,向蒞臨今天新聞發布會的記者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注和支持陜西鄉村振興事業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近期,圍繞促進廣大群眾和脫貧人口穩定增收,我們新出臺了《支持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下面,我就相關情況作一簡要介紹:
一、出臺背景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出臺了《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這次由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導小組印發的《支持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就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進鄉村振興的具體措施。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迫切需要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人才帶動脫貧地區發展。近年來,各地各級持續加大返鄉創業支持力度,吸引了一批在外經商、務工人員回到家鄉帶領鄉親們發展產業,他們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全新產業模式,挖掘當地特色資源開發出大批充滿活力的產業項目,成為脫貧地區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為了進一步加大招引力度,激勵更多外出人員返鄉在農村廣闊天地大展所能、大顯身手,讓鄉村人氣進一步旺起來,發展腳步更快起來,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通過實地調研、座談交流、數據分析,牽頭制定了全省《支持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旨在鼓勵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外出人員返鄉創業、興辦實業、帶動就業,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支撐和保障。
二、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包括“堅持規劃引領、加強信息對接、優化行政審批、強化服務保障等17條具體政策措施??偟膩碚f這次新出臺的措施,具備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通道、一個環境、三大支持、三項保障”等方面。
打造兩個招引通道:一是及時發布各行業支持返鄉創業政策,精準摸排在外人員發展情況和返鄉創業意愿,建立外出人員聯絡機制,打造鎮村招引通道;二是發揮駐外機構、商協會等社會資源,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針對陜籍在外創業人員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招商引資活動,打造縣級招引通道。
優化創業營商環境:在人才培訓方面,根據返鄉創業企業、人員培訓需求,依托公共實訓基地開展各類創業培訓,對參加返鄉創業培訓的農民工、脫貧勞動力、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員,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在創業項目孵化方面,建設縣域創業孵化基地和返鄉創業園區,開展示范平臺創建,支持引導各類創業示范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及園區,針對入駐創業實體提供低租金或免租金的經營場地,開展政策咨詢,創業培訓,融資貸款,跟蹤指導等創業服務;在商貿流通方面,改造提升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鄉鎮商貿中心、新型鄉村連鎖便利店,推進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科學布局農產品冷鏈物流基地,建設一批面向城市消費的生鮮食品低溫加工處理中心;在行政管理方面,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提供三大支持:一是在資金支持上,發揮財政銜接補助資金作用,對符合條件的落實獎補;二是在金融支持上,向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人員或企業提供20萬元、100萬元、300萬元不等的貼息擔保貸款,對符合條件返鄉創業企業的農業產業予以一定保費補貼;三是在稅費減免上,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簡化辦稅流程,壓減市場主體辦稅時間,有效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
強化三項保障:一是在用地保障上,舊宅基地騰退節余指標和村莊建設用地整治復墾騰退指標,村集體存量建設用地,優先用于返鄉創業生產經營;二是在科技保障上,推進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鄉鎮全覆蓋,選派千名“三區”科技人員,對口幫扶縣域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支持科技特派團對接幫扶11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將15個省級重點幫扶縣同時納入支持范圍;三是在公共服務保障上,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落實非戶籍常住人口均等享有教育、醫療、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
三、下一步舉措
一是全面安排部署。指導市、縣兩級將支持返鄉創業作為推進產業幫扶工作的重要抓手,結合開展“三個年”活動,認真研究工作形勢,按要求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進一步細化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二是強化監督考評。將支持返鄉創業工作納入對鄉村振興實績考核人才振興范疇,實行常態化督查,定期督辦問效。將推進返鄉創業成效顯著的個人和單位,優先推薦為鄉村振興工作表彰激勵候選對象,對返鄉創業政策落實不到位、工作推動不力、返鄉創業效果不明顯的縣(區)及部門予以通報。
三是加強宣傳動員。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媒體和新興傳播平臺,廣泛宣傳創業扶持政策。發揮鎮村干部、幫扶干部和駐外機構、商協會作用,加強與在外人員溝通交流,宣傳家鄉產業發展成果和遠景規劃,動員他們多多回鄉探親考察,挖掘鄉土文化和特色資源優勢,開發創業項目支援家鄉建設。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李惠:下面,請劉迪副局長作介紹。
劉迪: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新聞媒體的朋友們長期以來對我省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我省金融領域政策支持返鄉創業相關情況。
一、積極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
人民銀行西安分行會同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等部門下發《關于下達2023年全省創業擔保貸款工作目標任務的通知》,對符合條件的返鄉人員,落實創業擔保貸款相關政策。符合條件的個人最高可申請不超過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對符合條件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合伙創業的,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且不超過符合條件的個人貸款總額的10%,符合申請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最高限額1000萬元,財政部門承擔300萬元以內一定比例的貼息。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全省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3.18億元,其中:個人創業擔保貸款12.32億元(其中:面向農村自主創業農民發放貸款10.72億元),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20.86億元,直接扶持創業1萬人,帶動就業3.8萬人。全省創業擔保貸款余額108.52億元,同比增長20.50%。
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
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印發《關于開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和縣域發展提升年”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組織開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和縣域發展提升年”活動,圍繞涉農和縣域發展重點領域金融服務、貨幣政策工具作用發揮、金融服務組織體系建設、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等方面提出10項重點提升內容,指導各地根據經濟結構、產業特點等,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金融服務經驗,推動金融機構優化縣域金融服務水平,引導信貸資源向返鄉創業群體傾斜。截至2023年6月末,全省涉農貸款余額10490.69億元,同比增長13.43%,高于全省本外幣各項貸款增速3.33個百分點。
三、用好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政策
我省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擴大財政補貼范圍、優化保費補貼管理,專項出臺農業保險年度實施方案和創新險種實施方案,持續推動農業保險由“保成本”向“保價格、保收入”轉變,實現農業保險“擴面、提標、增品”。今年,省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我省2023年農業保險實施方案,共對24個農業保險品種進行補貼,其中:對保障糧食安全的小麥、玉米、育肥豬等13種主要大宗農產品保險實施愿保盡保;將蘋果、設施農業、奶山羊等3個保險品種納入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以獎代補,由中央財政補貼總保費的30%;對獼猴桃、仔豬等8個地方特色農業產業保險品種,省級財政給予45%的保費補貼。結合我省農業產業發展方向,加大對試點成效明顯的創新險種支持力度,其中:主糧作物收入、食用菌收入、魔芋收入等險種試點規模提升100%,生豬價格指數等險種試點規模提升50%。
2023年,累計安排中央和省級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14.8億元,其中:省級預算安排7.7億元,較上年增長1.6億元,積極爭取中央補貼資金7.1億元,為全省農戶參加農業保險提供充足資金保障。
四、助推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發揮增信作用
近年來,我局會同省財政廳等部門積極引導市、縣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優先為創業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先后印發了《陜西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融資擔保業務盡職免責管理暫行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等制度辦法,充分運用績效考核、降費獎補、擔保獎勵、評優評先等手段,重點考核擔保放大倍數、支小支農比例、綜合擔保費率等指標,進一步解決了“不能擔”“不愿擔”“不敢擔”等問題。截至2023年7月25日,我省為創業企業、個人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市、縣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共有18家,直保在保余額15.05億元,在保戶數3445戶,其中,創業企業融資擔保直保余額10.39億元,創業企業融資擔保直保戶數359戶,創業個人融資擔保直保余額4.66億元,創業個人融資擔保直保戶數3086戶,平均擔保費率不超過1%,實現了低費率服務,準公共服務作用發揮明顯,為返鄉創業企業及人員提供了融資增信支持,暢通金融服務毛細血管,推動鄉村振興。
此次,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導小組印發的《支持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進一步為支持返鄉創業、推進產業幫扶工作理順了工作機制和政策體系,明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下一步,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將與中央駐陜金融監管部門和省級各部門一道,持續抓好貫徹落實,為我省鄉村振興工作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我的介紹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李惠:下面,請張武新巡視員作介紹。
張武新: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
首先感謝廣大媒體界的朋友對全省商務工作的關心關注。下面,我將全省商務系統支持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有關情況向大家作以介紹:
第一,完善縣域商業設施建設。我們在全省實施了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改造提升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鄉鎮商貿中心、新型鄉村連鎖便利店,推進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進一步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提升鄉村市場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將加快推進縣域商貿物流體系建設,盡快實現縣縣有連鎖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鄉鎮有商貿中心、村村通快遞。同時,鼓勵發展農村電商,搭建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平臺,幫助返鄉創業人員拓展市場,提升農產品網絡銷售規模。截止目前,上半年全省累計培訓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等12599人次,新增網商864戶。此外,我們還將優化農村各類集市場景,提供更多品種豐富、價格合理的商品,滿足縣域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更為廣闊的創業空間。
第二,加大產業招商力度。為了吸引更多返鄉創業人員投資興業,助力陜西開放型經濟發展。我們一是正加快出臺《關于培育引進外向型產業的若干措施》和《以制造業為重點擴大利用外資的若干措施》,聚焦重點產業、功能平臺和創新生態,強化鏈式思維、投行思維、閉環思維,精準開展產業鏈專題招商。二是我們將重點推進優勢產業招商,挖掘當地的特色優勢資源,吸引相關產業項目落戶鄉村地區,促進鄉村經濟多元發展。三是我們將積極引導各類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為其提供優惠政策和服務保障,鼓勵企業與當地農民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吸引更多人員返鄉投身鄉村振興事業。
第三,強化公共服務保障。為了讓返鄉創業人員有更好的創業環境和生活保障,我們將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營商環境突破年”要求,推進創業服務和簡化審批。讓返鄉創業人員同等享受我省招商引資相關政策,讓創業人員和其家人享受到同城化的優質公共服務,其次,我們還將加強創業培訓和就業指導,提供創業技能培訓和創業政策咨詢,幫助返鄉創業人員提升創業能力,增強創業信心。
以上就是全省商務系統支持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的主要措施,詳細情況,請大家關注陜西省商務廳網站和“陜西商務”微信公眾號。希望能為廣大返鄉創業者提供更好的創業環境和發展機遇。謝謝大家!
李惠:情況介紹就到這里,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之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開始提問。
陜西廣播電視臺:剛才介紹了創業擔保貸款相關政策,請問具體申請流程是什么??
劉迪:感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目前,我省的創業擔保貸款已實現了從申請、受理、審核、發放各個環節的全流程信息化辦理。有貸款需求且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可通過“秦云就業小程序”或“陜西省創業擔保貸款微信公眾號”申請,也可登錄“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點擊“辦事服務--陜西省創業擔保貸款服務平臺”申請,按要求完善個人、小微企業及擔保類基本信息,提交后即可完成貸款申請。由當地創業貸款擔保機構進行資格初審、貸前調查等一系列內部審查環節,對符合條件的,向經辦銀行推送借款人的信息資料,由經辦銀行按照相關程序,對借款人的經營狀況、資信情況、償還能力等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簽訂借款合同并發放貸款。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李惠:請繼續提問。
陜西日報:請問省商務廳在完善商業設施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支持返鄉創業?
張武新:感謝您的提問。我們主要通過完善縣域商業設施,擴大就業渠道的方式,支持返鄉創業。重點采取了3項舉措:首先,今年繼續支持16個縣(區)推進縣域商業行動縣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商貿設施建設,提升農村物流配送水平,確保農產品能夠快速、便捷地運送到消費者手中,提高市場流通效率。其次,鼓勵發展農村電商,搭建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平臺,幫助返鄉創業者打破地域限制,將產品推廣到更廣闊的市場。再次,依托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縣域電商直播基地等,積極對接院校和專業培訓機構,挖掘本地農副產品、鄉土文化、旅游等素材,開發微商、短視頻、農產品跨境電商等培訓課程,打造一批鄉村“網紅”和直播“達人”。同時,加大“三品一標”產品、老字號產品線上推廣力度,打造國潮產品。支持龍頭企業建立標準整合產品,鼓勵各地共推共享產品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銷售溢價。
李惠:請繼續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支持返鄉創業是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村居民特別是脫貧勞動力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請問陜西省人社部門在這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劉渤海: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四個。
一是堅決落實返鄉入鄉創業的各項政策措施。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可在創業地享受創業扶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和脫貧勞動力,給予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今年以來,我們已為813人發放創業補貼406.5萬元。同時,我們嚴格落實就業補貼政策,今年上半年共發放5.4萬人鄉村公益性崗位補貼1.5億元,發放社區工廠補貼1561萬元,惠及259個社區工廠。為做好重點幫扶縣鄉村振興工作,我們加大就業補助資金支持力度,2023年第一批就業補助資金拿出1億元向11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15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及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較多地區傾斜。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持續做好返鄉入鄉創業政策落實工作。
二是積極實施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入鄉人員,我們積極實施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具體政策措施和落實情況,剛才劉迪局長作了發布,我不再重復。下一步,我們還要進一步優化完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不斷增強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的便利性。
三是認真搭建農民工返鄉創業服務平臺。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園區)認定管理辦法》(陜人社發〔2019〕43號)有關規定和要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需求向導原則,以“市場主體+市場運營+政府支持+創業者”為主要建設模式,深入推進市場化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工作。積極發揮效能化導向機制和績效評估動態管理機制作用,引導鼓勵各級各類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園區)為包括返鄉入鄉人員在內的各類群體提供低租金或免租金的經營場地,開展政策咨詢、創業培訓、融資貸款、跟蹤指導等創業服務,促進包括返鄉入鄉人員在內的各類群體創業創新,帶動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脫貧勞動力就業。截至目前,省級返鄉創業示范園區共有21家,累計創建國家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7個,認定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87個,各級各類創業孵化基地528個,帶動了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和就地就近就業。下一步,我們按照認定管理辦法,做好省級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示范園區)績效評估工作。
四是加強返鄉創業農民工就業創業培訓。創業培訓是推進創業就業的重要抓手,建設一批優秀的創業培訓師資隊伍是助力創業培訓提質增效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們不斷規范加強以“SYB”創業培訓和網絡創業培訓為主的師資培養、管理工作,為全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創業培訓工作提供良好的師資保障。同時,我們積極做好返鄉創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將培訓與鄉村振興、縣域經濟發展有機結合,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和就業能力。印發《關于實施陜西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職業技能提升工程的通知》,加強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訓培養力度,鼓勵各地結合縣域經濟發展,開設針對性強需求量大的培訓項目,打造一批農民工培訓特色優質品牌,培養一批高技能人才和鄉村工匠。圍繞就業人數多、發展前景好的特色產業和文化產業,開發一批具有關中、陜北、陜南不同地域特色的“三秦品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力爭每個縣(區)能夠開展一項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今年以來,我們已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13.85萬人次。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加大鄉村振興所需各類技能人才培訓,全年爭取培訓農民工20萬人次以上,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李惠:最后,再提一個問題。
香港經濟日報:請問我省各市是如何吸引在外陜籍客商回鄉投資創業的?
張武新:商務廳作為全省招商引資的牽頭部門,我們高度重視吸引陜西籍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工作。在指導各地市招引陜西籍企業方面,重點是利用傳統節日陜西籍人士返鄉探親時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招商推介和交流懇談活動,讓大家了解家鄉近年的發展變化和蘊藏的無限商機,吸引其回鄉投資、和家鄉共同發展。今年以來,延安、安康、商洛、咸陽等市高規格舉辦返鄉客商推介懇談活動,各市的黨政主要領導出席活動。例如,安康市舉辦2023年“歸雁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大會,會議現場就成功簽約了中藥、新型材料、文旅等18個產業項目,總投資57.6億。今年9月份,我們還將隆重的舉辦第13屆全球秦商大會,邀請各領域陜西籍在外成功人士參會,期間將組織招商推介和考察調研活動,吸引他們回鄉發展。
李惠:感謝今天的幾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出席。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來源: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